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是中等职业院校建筑工程施工、装配式建筑施工等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学生在本课程之前应具备《建筑制图》《建筑识图》《建筑材料与构造》等专业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为学生毕业实习、就业奠定基础。本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强、涵盖多个专业内容难度中等的课程,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对基本实践技能的掌握。 本课程重点培养学生装配式结构施工技能。通过学习和训练,使学生了解掌握建筑工程中各主要工种工程的施工技术,突出施工员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建筑工程施工中有关施工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由于《装配式施工技术》实践性强、综合性大、社会性广,工程施工中许多技术问题的解决,均要涉及到有关学科的综合运用。因此,要求拓宽知识专业面,扩大知识面,要有牢固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并自觉地进行运用。查看更多 >
  • 学时 学时

    44学时

  • 教师 教师

    胡绍祥 沈梦婷 周海姗 黄斯琳 朱应英

  • 学校 学校

    玉林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点赞
  • 收藏
  • 转发
开课时间段
2025春 2025年03月01日 - 2025年08月31日
请登录
  • 教师团队
  • 课程标准
  • 课程目录
  • 互动问答
  • 课程公告
  • 考核标准
  • 课程背景

    政策驱动与行业需求 随着国务院提出到2026年装配式建筑占比需达30%的目标,我国建筑业正经历从传统现浇向工业化建造的转型。然而,技术不成熟(如防水、隔声问题)、成本高企及专业人才短缺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瓶颈。 ​教学与实践脱节 传统实验因预制构件体积大、吊装风险高且成本高昂,导致学生难以接触真实施工场景。虚拟仿真技术(如广西科技大学的实验课程)通过“虚实结合”模式,解决了高危操作难题,填补了实践教学的空白。 ​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 装配式建筑融合BIM技术、智能化施工,推动建筑行业向绿色低碳、数字化方向发展,亟需培养掌握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装配式建筑的定义、分类、发展历程及政策规范; 掌握结构体系、构件连接技术及施工流程(如叠合楼盖、剪力墙设计)。 ​技能目标 能独立完成预制构件深化设计及施工图绘制; 具备现场吊装管理、质量控制及BIM技术应用能力。 ​价值观目标 强化绿色建筑理念,关注可持续发展; 培养团队协作、创新思维及工程职业道德。

  • 课程设计原则

    标准化与模块化 采用统一规格构件,提升通用性,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核心筒、整体卫浴等模块化设计优化施工效率。 ​安全性与技术合规 严格遵循国家规范(如《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规范》),确保构件承重、抗震性能; 制定吊装方案及应急演练,强化施工安全管理。 ​虚实结合与技术创新 虚拟仿真实验与实地操作结合,解决高危场景复现难题; 引入BIM技术、VR模拟,推动数字化施工管理。 ​可持续发展导向 选用环保材料,推广节能技术(如太阳能集成); 通过预制工艺减少噪音、扬尘污染,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跨学科整合与实践应用 融合力学、材料科学、信息技术,强化综合能力; 通过项目式学习、竞赛及企业合作,提升实战经验。

  • 理论1.建筑产业化的背景与现状
    2学时

  • 理论2.PC构件的工业化生产
    2学时

  • 理论3.PC构件的起吊装车、运输要求及现场存放
    2学时

  • 理论4.PC构件的进场验收
    2学时

  • 理论5.PC构件的施工机械设备
    2学时

  • 理论6.PC构件施工工艺流程
    2学时

  • 理论7.PC构件吊装施工准备
    2学时

  • 理论8.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施工质量管理与验收
    2学时

  • 理论14.后浇混凝土连接施工质量管理与验收
    2学时

  • 实操2.PC框架柱吊装施工
    2学时

  • 实操3.PC框架梁吊装施工
    2学时

  • 实操4.PC剪力墙吊装施工
    2学时

  • 实操5.PC叠合板吊装施工
    2学时

  • 实操6.PC楼梯吊装施工
    2学时

  • 实操7.阳台、空调板吊装施工
    2学时

  • 实操8.灌浆料制作
    2学时

  • 实操9.灌浆料流动度检测
    2学时

  • 实操10.灌浆施工
    2学时

  • 实操11.竖向构件现浇连接
    2学时

  • 实操12.水平构件连接
    2学时

  • 作业
    2学时

  • 考试
    2学时

  • 超级员工 玉林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本节课同学们学到了什么? 2025-04-15
    0条回答
    回复
    展开
    (该考核标准为课程统一标准,选课方可自定义,请在学堂内查看) 总分 100

    课程总分 100

    • 平时成绩
      40
    • 章测试成绩
      30
    • 见面课成绩
      30
    • 期末考试成绩
      30

    考核说明

    • 平时成绩 40

      平时成绩=学习进度分 (10.0分)+学习习惯分 (10.0分)+学习互动分 (10.0分)

    • 章测试成绩 30

      单项类目名称 卷面分
      作业 12
      作业2 36
      作业3 32
      考试 12
      考试2 36
      考试3 24
    • 见面课成绩 30

      见面课成绩得分 = 见面课实际得分 / 见面课总分 * 权值

      单项类目名称 单项满分
      测试测验 380
      测试作业 260
      测试考试 380
      测试测验 100
      测试作业 550
      测试考试 130
      作业1 60
      考试1 100
      123 100
    • 期末考试成绩 30

      期末考试得分 = 期末考试实际得分/期末考试总分* 权值

大连鹏翼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 2023-2025 辽ICP备16008134号-3 锦文智汇 辽公网安备21021102001696号